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重实践 建新功】齐医附属一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完成医院首例独立开展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时间:2023-11-20    来源:附属一院    浏览:133

11月13日,齐医附属一院消化内科一病区陆佩东主任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为患者成功摘除结肠低级别管状腺瘤,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医院首例独立开展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手术过程中

患者李先生最近时常感觉腹痛、腹胀,遂到消化内科一病区就诊。陆佩东主任应用电子结肠镜为患者检查,发现直肠部分黏膜(大小约3.0-3.0cm)呈颗粒样改变,病理显示为低级别管状腺瘤。既往类似患者是需要手术切除治疗的,不仅创伤大,而且费用高。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陆佩东主任最新开展的医疗新技术,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表浅病变的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

手术过程中

陆主任与患者讲明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患者认为能够微创治疗是最好的选择。术前,陆主任带领消化内科一病区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将手术日期定于11月13日。术中,尽管患者病变部位面积大,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腔镜中心护士长郭健丽和护士李楠的完美配合下,历时四个小时,陆佩东主任成功为该患完整的切除肿瘤。目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满意度极高。


术中影像

消化内科一病区是一支拼搏、进取、向上的队伍,在主任陆佩东和护士长马丽雅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温馨服务患者,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陆主任信心满满的表示:“他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开展更多的医疗新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为富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医学科普

消化内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一种内镜下的微创手术,用于切除胃肠道肿瘤或癌前病变。该手术是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以达到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的病变组织的目的。ESD主要适用于胃肠道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及早癌患者的治疗。对于宽基底、侧向发育型的良性黏膜病变,位于黏膜层之下肿瘤,浸润较浅的早期消化道恶性病变等,也可以通过ESD进行内镜下治疗。相比传统切除手术,ESD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护器官完整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剖腹手术的患者。


文稿:陆佩东 张宏佳  编辑:孙双滨  审核:刘 晖  张羽镝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版权所有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室制作维护

登录掌上医院
网上预约挂号
省卫生健康委医疗乱象
行风举报平台微信二维码